转自 http://www.scilinksgroup.com/topic/record/151
龚政:基于胶带辅助激光转移的Micro-LED组装技术、显示器件及装备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下午好!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院在Micro-LED组装方面的进展。借这个机会也感谢主办方,使得我们有很好的机会和在座的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今天的报告主要讲的是基于胶带辅助的激光转移技术,后面介绍一下GaN红光Micro-LED最新的工作。
Micro-LED概况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它的优点我也不详细介绍了,Micro-LED在亮度、功耗和响应度都有大优势。因此,Micro-LED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特别是通过尺寸微缩,Micro-LED逐渐从室外显示向室内显示,从专显向商显逐步拓展。
这个页面把近20年Micro-LED的进展,大家可以看到有这样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icro-LED的分辨率逐年不断得到提高,并且它的颜色逐渐从单色向多色趋势发展。特别得益于大家的努力下Micro-LED取得的长足进步,特别是分辨率和前采的器件都已经发展出来了。
这个页面把Micro-LED涉及到的产业链简单的罗列出来了,可以看出来Micro-LED涉及的产业链非常长,从外延到芯片。产业链比较长,因此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比较多,目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是巨量转移,这也是今天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形成了创新办法,我们这里把它简单的罗列一下,刚才盛教授也提到一些,主要是包括激光转移,流体组装、静电组装,还有目前流行的印章的技术。客观的讲,这些技术在一定的范围取得了成功,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它的话,从转移的速度,转移的精度,特别是成本,我们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的话,实事求是的讲这些技术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组装技术,目前产业用得比较多的技术就是印章方法。它的缺点是良率不够高,抓取速度和粘附力需精确调控。第二是芯片抓取的时候,电极朝Stamp,不适合flip chip bonding,须再次转移至临时衬底。第三是转移精度不够,芯片位置偏差是正负2微米。
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在发展自己的组装技术,这就是所谓的胶带辅助激光技术,它的优点是良率高,胶带粘附力远超过PDMS,商业的胶带跟PDMS相比,它的成本很低,转移的精度可以做得很好,这对于高分辨率Micro-LED的集成有它的优势。第二是适合Flip Chip Bonding。第三是大面积高转移精度,芯片位置偏差正负0.5微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相对比较大面积的转移。这展示的是我们实现2英寸的晶圆级的转印,无论在转印前还是后,还是在两次胶带转印过程中我们都能保证相对的良率,从转移中Micro的表现来看没有明显的降级,表明我们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可靠的。我们进一步的利用概念可以实现显色性的转移,这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我们引入了Mask,我们通过这个Mask把不需要的激光挡住,可以形成显色性的转移,通过这个可以调整像素的转移。
对于转移胶带的选择,还有激光剥离的条件要做优化。左边的图对比了热胶带和PDMS转移的结果,特别是从转移的精度和良率上有差别的。中间的图对应的是热胶带转移的,它的良率非常高,但是热胶带有一个不好的点就是加热过程中它会产生膨胀,这样会造成芯片的偏移,所以它不适合高精度Micro-LED的转移和集成。这是PDMS,主要是粘性的调度是非常微妙的事情,我认为可靠性方面有一些问题。徐总有一些比较强的技术,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有一些差距。右边是激光剥离的条件,激光玻璃温度过高的话会造成芯片损伤。另外激光剥离工艺不够就剥不下来,所以这些条件还是需要进行优化的。这一页展示的是我们利用这个技术可以把Micro-LED转移到不同的衬底,包括玻璃、塑料等各种衬底,证明这种技术有望实现柔性的显示。
光转移还不行,我们要想怎么把Micro-LED最终集成到基板上,我们发展了自己基于低熔点焊料的无凸点的稳定技术,传统的尺寸比较大比较厚的芯片来讲,通常采用凸点的技术,再结合倒装焊实现芯片的集成。对于Micro-LED芯片来讲它的厚度只有3-5微米,我们在初期研究如果采用凸点会发现它Bonding力会导致芯片的断裂,后来直接采用平坦的低熔点的焊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仿真也印证了我们的猜想。Bonding的条件,绑定的力还有温度都是关键,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优化。比如说我们Bonding温度不高的话低熔点会熔掉变成电极,会容易造成断路的现象。右边的图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参数没有优化,芯片降点还是非常低的,我们通过优化之后Bonding了温度和力的大小,还有时间,我们获得高良率的集成。我们把Bonding前Micro-LED转移到玻璃基板上,再建模集成到电路上去,可以看到目前实现得比较高良率的集成,确实也存在一些像素缺失的现象,我们正在进一步的优化。
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把Micro-LED集成到柔性上去,我们还引入了弯折的电极,普通情况下我们对这种材料进行弯折的话它会裂掉。右下的图可以看弯折了几百次还是保持不变,证明了我们的可行性。我们胶带辅助技术自行的搭建了一个设备,目前也验证了我们这种思想的可行性,设备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有待改进,这是基于实验室的技术,我们的资金也有限,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方法的一个潜力。这是我们通过这个设备转移的样例,目前能够实现不同颜色的Micro-LED的集成,从转移的效果来看,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我们也可以实现三色的集成,目前这是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工作,特别是宏观目前我们存在的相对问题比较多一些。另外我们也接入转移技术做了简单透明显示的一个验证,我们把Micro-LED转移到玻璃基板上,通过透明的电极去看像素这样就形成了透明显示。
这里有一个视频,大家可以看一下。从这个视频大家可以看到透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主要是应用到接入Micro-LED扫描的一个系统。
后面介绍一下我们在GaN红光Micro-LED最新的结构。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呢,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红光AIGaAsP/ GaAs,蓝绿GaN涉及到不同材料体系的异构集成,巨量组装难度更高。第二是宏观AIGaAsP Micro-LED效率较蓝绿光LED低很多,且尺寸效应明显,可与刻蚀条件敏感。第三是GaAS材料体系很脆,第四是带隙与GaN不同,驱动条件不同。这是我们七八年前的时候当时应用技术实现宏观,但是波长是不够的。
近期我们进一步的发展外延技术,在外延方面做了一些创新,现在能够把发光波长拓展到640纳米左右,这个结构前两天才完成的,我们制备红光的LED,效果看来不错,量子效率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进展。大家可以简单的看一下。我们目前能够实现集成100×100Micro-LED红光的点亮,发光来看波长是满足我们设计的效果,半峰宽目前非常宽,达到40纳米,表明晶体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总结。第一是发展基于胶带辅助激光转移技术,我们能够实现大面积的一次性转移,并且保证相对比较高的良率。第二是结合我们自己转移的技术,我们能够发展平面显示、柔性显示,甚至包括透明显示。第三是介绍我们在红光Micro-LED方面最新的进展。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