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团队由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环境修复与保护技术科研骨干成员组成,主要从事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碳汇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欢迎感兴趣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研究方向包括:
(1)农药、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等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
(2)全球变化因子(温度、水分和土地利用等)对沿海湿地、川西高寒湿地的土壤枯落物分解能力、碳固定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和机理研究。
(3)喀斯特区流域土地利用方式调控地表水体水质与碳汇机制的研究。
(4)植物-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利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提升土壤的健康,维持农业可持续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
(5)湿地生态工程与技术研究。新型人工湿地工艺研发及新型有机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的环境行为等。
不可提取态残留(NER)生成是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过程——基于青藏高原东缘场地试验与环境归趋模型联合研究的启示
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结合发生老化现象,一部分生成不可提取态残留(non-extractable residue,NER)。尽管NER的生成在土壤化学研究领域被认为是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的重要过程,但它在评估污染物环境归趋和风险的多介质模型研究领域通常被忽视。本研究基于场地试验和模型的联合研究,利用添加了菲、芘、苯并[a]芘和苯并[ghi]苝等四种多环芳烃(PAH)的土壤在青藏高原东缘4个不同环境条件的场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花盆”试验,揭示了NER生成相对于在多介质模型中通常考虑的3个环境过程(挥发、淋溶和生物降解)的重要性。本研究中NER的生成速率由场地试验获取的PAH总可提取浓度下降速率与逸度模型计算得出的挥发、淋溶和生物降解速率推导而来。结果显示(图1),NER生成对PAH总可提取浓度下降的贡献最大(64±33%),其次为生物降解(35±32%);挥发与淋溶对PAH浓度下降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本研究表明,在污染物环境归趋和风险评估的多介质模型研究中,应考虑NER生成过程。
图1 NE...